来源|都市现场综合广东台新闻中心
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删除来源必究
前段时间连续下雨,很多市民都会穿着凉鞋、拖鞋蹚水而过,专家提醒,雨后蹚水,小心惹“毒”上身。
近日,广东珠海的一位市民吴先生在上班途中,突然下雨,只好蹚水赶路,可到公司后因为没有备用鞋袜,只能穿着湿袜子、鞋子继续上班。第二天,他就开始发烧,小腿也红肿疼痛,于是前往中大五院皮肤科就诊。医生诊断,他患上了常见的皮肤疾病——丹毒。这到底是什么皮肤病呢?
照片显示:吴先生左腿红肿,并伴有水泡。医生介绍,这就是丹毒,俗称“流火”,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,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下肢和面部,表现为局部的红斑、表面发热,伴有疼痛,与周围正常的皮肤之间分界比较明显。
中大五院皮肤科主任 马寒:“不光是雨水,还混合着下水道的脏水、污水漫到路面上来,那肯定含有很多致病的微生物、细菌、真菌等。那么一些年纪大的 皮肤有破损的,有些小的伤口的或者很细小的伤口,这时候局部免疫功能低,细菌就容易进入(人体)就容易感染了。”
除了局部皮肤的红肿疼痛外,丹毒患者局部的淋巴结也会肿大。不及时处理,红肿皮肤表面可能发生水疱、大疱或血疱,往往伴有发热、寒战、头痛等症状,严重者可能发展为败血症或脓毒血症,危及生命。
中大五院皮肤科主任 马寒:“碰到下雨天,穿雨鞋或者是准备干爽的袜子、鞋子。到了目的地后,用清水洗干净,换上干爽的鞋袜会很好的预防。还有担心的话,可以常备一些常用的抗生素药膏,如白德邦这类的药膏,局部擦在小的伤口上,也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。”